【大紀元2013年08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文龍韓國首爾採訪報導)鄭秀華是韓國公認的最高漆匠,40多年來,他專門從事傳統漆器和螺鈿漆器工藝的創作。在這一領域,他重新復原了在日本殖民統治期間失傳的漆提煉法,從而承傳併發展了擁有數千年傳統歷史的韓國漆器文化。
韓國總統表彰獎及褒彰獎獲得者、重要無形文化財第113號技能持有者鄭秀華的螺鈿漆器作品「地藏菩薩像」。(本人供圖)
鑒於鄭秀華在漆器方面的貢獻,他先後獲韓國技能競技大賽金獎、傳承工藝大展特別獎、大韓民國漆器名匠、總統表彰獎等。2001年被指定為韓國重要無形文化財第113號漆匠技能持有者。
韓國特有的漆文化
韓國總統表彰獎及褒彰獎獲得者、重要無形文化財第113號技能持有者鄭秀華的螺鈿漆器「秋季圖」。(本人供圖)
漆作為東方特產,據推測約從6000~6500年前開始,首先在中國開始使用,並逐漸流傳到韓國、日本等東方國家,這些國家又發展出各自的特色。在韓國,從歷史遺蹟看,漆大約使用於公元前3世紀,但正式出土的遺物始於公元前1世紀。在新羅時代處於鼎盛期的漆器,與高麗時代的螺鈿結合後,產生了名為螺鈿漆器的技法。
從1967年開始,14歲的鄭秀華就入門學習漆器技術,如今已經擁有46年獨門研究。他說:「中國經歷文化大革命以後,這種螺鈿漆器工藝就失傳了,而韓國政府一直將這種技術保護並承傳下來。現在中國又開始復原這種螺鈿漆器技術,但是用的是化學漆。我在培才大學當教授的時候,三名中國留學生學習了這種知識後,現在在中國擔任教授。中國現在還不會鑲鉗這種貝殼,只能通過繪畫來代替這種技術。」
復原了失傳的天然漆提練技術
韓國總統表彰獎及褒彰獎獲得者、重要無形文化財第113號技能持有者鄭秀華的螺鈿漆器「秋季圖」。(本人供圖)
走進鄭秀華的漆器文化研究所,一股濃郁的山林氣息撲鼻而來,這是天然樹漆散發出的氣味。鄭秀華說,他提煉的樹漆純天然成份達99%。他打開一組漆好的櫃門,記者探頭一聞,裡邊散發著一股草叢中的氣味。
鄭秀華說:「這是天然漆散發出的氣味,它起到淨化空氣的作用,而且防潮、防駐、防熱、隔音、殺菌、吸收電磁波,消除煙味。還能產生遠紅外線、負離子等有益於人體健康的成份。塗了這種漆器的傢俱放在室內,連蚊子都沒有。經過韓國公認機構鑑定,塗了天然漆的桌面上連細菌都無法生存。」
這種天然漆的提煉技術可以說是鄭秀華的「絕技」。韓國在日本殖民統治期間,天然漆提煉技術已經失傳。鄭秀華的最大貢獻之一是,他再次復原了這種傳統的漆提煉技術,使韓國數千年的漆文化得以繼續承傳下來。
請關注大紀元的廣告商家,向朋友推薦大紀元,感謝您的支持!
本文網址: http://epochtimes.com/b5/13/8/17/n3943083.htm延續千年歷史-傳承漆器文化.html 美東時間: 2013-08-17 06:48:19 AM
【萬年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