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h1010 (未來也一起走吧!)
看板MayDay
標題[情報] 石頭11月份商業週刊專欄
時間Tue Nov 5 23:47:01 2013
五月天石頭:困在50音之間,我領悟到了... 撰文者五月天/石錦航(石頭) 圖片網址:
http://goo.gl/XWYe6j 來源:Ivana Vasilj@flickr, CC BY 2.0 名詞、動詞、受詞、形容詞,助詞、副詞、介詞、代名詞。最近的日子常在26個英文字母 和日文50音之間打轉。無論是書本裡的有形文字,或是話語中的無形聲調,皆無法一開始 就明瞭它們所代表的意義,更遑論組合後所衍生的無數可能。 面對這些詞語,我就像是原始人般的不知所措。文字成了五顏六色的積木,我的目標就是 學習如何分辨和組合這些積木,和他人在同一平面上,瞭解這些組合的意義。 語言的核心目的是傳遞思想,效率是語言演化的動力,否則,我們的城市應當會漫佈著壁 畫塗鴉,四處是嘗試溝通的人們比手劃腳。人類因為對有效率的溝通有所認知,而不停的 發明創新,努力讓語文的界線消失。但當那個時候來臨,人類造出的
巴別塔[1],是否又 真能到達我們想要的天堂? 語言文字堆疊拼接後,有許多不同的意義,隨著時間而不同、隨著說話或聽話的角色而不 同、隨著語調的輕重而不同、隨著前後文而不同、甚至隨著心情而不同。帶有文字的詞句 已如此隱晦難解,更何況是無形的音樂,有形的舞蹈,或是凝結時間的繪畫影像,乍聽容 易,看似簡單,但要用如此沒有效率的方式進行有效的溝通,卻是不容易也不簡單。不但 受眾需學會運用更敏銳的感官,傳達者也需要學習如何傳遞意象。因為那些無法用任何言 語文字來描寫的,卻更容易令人動心。 隨著科技進步,時間和空間的距離越短,學習語言的過程和方法繁多,入門容易。人類在 演化,語言也在演化,文字就像是不停繁衍的密林,我們卻都只看到森林的外緣。意念被 傳遞的方式變得輕易,然而理解能力卻未與科技同步。要徹底了解對方的真實意圖,也許 要花上十秒,也可能花上十年。 語言的目的是為了與人交流溝通。為了尋找心靈相通的那一瞬間,我們也許得花上一輩子 的時間來學習該如何表達,如何接收。有時放慢腳步的傾聽,比起急切的說話來的更有效 。 如果可以牽起她的手,我也願意等到白髮蒼蒼。
[1]據《聖經·創世記》第11章記載,當時人類聯合起來興建希望塔頂通天能傳揚己名的 高塔。為了阻止人類的計劃,上帝讓人類說不同的語言,使人類相互之間不能溝通,計劃 因此失敗,人類自此各散東西。 文章來源: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5143&path=c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0.105.163.46
→ a6170942:為什麼那段要用紅色的@@? 11/05 23:52
推 joybaritone:最後一句好洋蔥~讓我想到一千個世紀和倉頡 11/05 23:53
→ ch1010:回a大~那是因為我想說是注釋,標個顏色比較好理解:) 11/05 23:54
推 Kellylin0305:推 這篇讓我想到主唱在天堂影像書中寫的"塔"那篇故事 11/05 23:56
推 lumandog:推石頭:) 11/05 23:58
推 tzuchun0214:推 11/06 00:02
推 bpmvm:很喜歡石頭每次都能從這些硬邦邦的名詞裡抒發出他獨特的感性 11/06 00:06
推 yuiefay:推石頭的文章! 最後一句好動人... 11/06 00:09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