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文
部落格全站分類:休閒旅遊
今年來,那斯達克指數漲幅創十三年新高,網路類股更是夯,除臉書等指標股外,「使用者付費」也是這波火紅題材。
美國大文豪馬克.吐溫曾說:「歷史並不會重複,但它會押韻。」用這句話來形容今年以來美國網路股大牛市,一點也不為過,因為這是繼二○○○年的網路科技泡沫後,又一次,投資人砸下重金追捧網路股,亞洲《華爾街日報》形容為「網路狂熱(Mania)」浪潮再起!
指標股正熱
Google、臉書,股價創新高
到底有多熱?今年以來,那斯達克指數漲幅為三二.五%,標準普爾為二五.六%,但那斯達克指數中的網路類股指數漲幅竟高達五四.七%。這樣的表現,還是在那斯達克指數創二○○○年九月以來新高,以及標準普爾五百指數創下歷史新高的比較基期下。
夯的理由在哪?可以從幾檔指標股來觀察!
首先,搜尋引擎公司Google的股價在十月十八日突破每股一千美元,再創歷史新高。同時公司總市值一舉升到三千四百億美元,全球排名僅次於蘋果公司(Apple)與艾克森美孚(Exxon Mobile)石油,換算成新台幣也超過十兆,等於是,一家美國網路搜尋公司竟創造出相當於台股一半的總市值。
如果以二○○四年掛牌價八十五美元來計算,不到十年,Google竟然飆漲超過十倍,被不少投資人戲稱「Google打敗了地心引力」。但才剛過成立十五週年生日的Google,在網路上已經被當作是老公司,後起之秀更驚人。
例如被許多人形容,一天沒用就活不下去的臉書(Facebook),十月份也創下掛牌來新高,同時今年來漲幅高達九二%,最主要就是反映剛出爐的第三季淨利和營收雙雙大增,淨利達四億二千五百萬美元,優於去年同期淨損五千九百萬美元。
臉書和Google,從財報上來看,主要營收來自於廣告收入,尤其是來自手機與行動裝置的比率,甚至都已經將近五成,也就是說,消費者並沒有直接付費給網路服務供應商。
﹁使用者付費」題材看俏
奈飛思靠三低,創長尾市場
》本文未結束,請購買雜誌我已是訂戶,升級為訂戶會員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線上遊戲排行榜2013/2014,進擊的巨人線上看,candy crush saga外掛,正妹寫真三圍
nbv6d9vomp1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