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內容由想想論壇提供
【蔡英文/想想論壇】這兩個月來,我們看到台灣有許多重大事件接續發生,從服貿問題導致學生占領立法院,再到核四的爭議問題,在林義雄先生的堅持與付出下,終於到了一個段落。在這些事件當中,我們不但看到台灣公民社會的崛起,也感受到年輕人踴躍站出來表達他們對國家未來的期許。
我們常常聽到幾句話:台灣需要走出去、要更有國際觀、需要跟世界連結。其實這兩個月來,公民社會已經成為我們國家最好的發言人。從他們對服貿爭議的理性訴求,到後來也把立法院清理乾淨還給國會,他們已經展現給全世界看,我們的民主、社會價值以及公民的素質是進步的。
這些事件,更提醒了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如何把台灣多元的聲音,傳到國際空間去,提供關心台灣的外國友人一個不同的觀點,能夠看到除了經濟跟政治之外, 還能認識不同層次的台灣。針對這個問題,小英教育基金會其實已經在三個月前就邀請了前《Taipei Times》新聞組副組長J. Michael Cole來幫忙籌劃英文版《Thinking Taiwan》網站。
很多人會問,《Thinking Taiwan》 是什麼?大家可能都認識想想論壇,想想論壇是小英教育基金會在2012年8月成立的一個與社會對話的平台。想想論壇在這段時間裡已經累積了超過1900多 篇文章以及600多位作者,想想的作者群很多也是非常優秀的大學及研究生。透過想想論壇,我們提供這個網路的公民社會平台,讓大家在這平台上一起對話。
因為,台灣在亞洲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例如民主政治對亞洲的價值、經濟貿易對亞太的影響,以及在亞太區域安全裡的重要戰略位置等等。然而,台灣會被國際 媒體報導的大多只有兩岸事務或國內的政治衝突。就如我們其中一位作者孔傑榮(Jerome A. Cohen)表示,「We are seldom exposed to thoughtful commentary – or even simple news – about developments in Taiwan」(我們很少有機會接觸到有關台灣的深思評論或新聞)。
未來《Thinking Taiwan》 會是接連台灣與國際社會的平台,我們邀請國內外資深作家、學者及評論家,也鼓勵台灣新一代的意見領袖發表他們對台灣的看法。我們希望就國內外政治、經濟、 生態環境、社會文化、國防外交以及其他專題深入討論,提供國內外讀者全英文的評論與分析,並讓國際社會對台灣有更深入的了解。【原出處:想想論壇/透過Thinking Taiwan,讓台灣連結世界】
(英文版想想論壇網址:http://thinking-taiwan.com/)
【臉團】:臉書熱門粉絲團最新動態大集合【蘋論陣線】:最新評論及獨立媒體每日總覽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onlineopinions@appledaily.com.tw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