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企業近年來崛起快速,規模也一直擴大。但有分析顯示,大陸這些大企業其實只是「虛胖」,規模雖大,營收實力卻甚為貧乏。專家表示,大陸企業透過資源、人力、政策來擴大規模,卻缺乏真正競爭的優勢,難以抵擋市場環境的變化。
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2日在重慶發佈2014年500大中國大陸企業名單,中石化以2013年營業收29450.7億人民幣連續10年問鼎,中石油、國家電網、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建築、中國移動、中國銀行、中海油分列第二至第十位。
大陸企業在做大規模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但盈利能力仍嚴重不足。以2014這500強來說,收入利潤率為4.24%,資產利潤率為1.36%,均連續3年下降。大而不強、「虛胖」的現象愈發明顯。
以美國企業為對比,大陸企業500強營收利潤率不到美國企業500強的一半。對比最近三年世界500強中,美國企業的平均利潤率持續提升,但大陸企業盈利能力卻逐年下滑,差距還在進一步拉大中。
而近年來由大陸企業發起的跨國並購數量和金額雖屢創新高,但2014大陸100大跨國公司平均跨國指數仍只有13.6%,比上年度下降0.38個百分點。達到2014世界100大跨國公司平均指數64.55%的也只有1家。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表示,一般公認的世界級跨國公司無一例外都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技術、產品、品牌和經營管理等方面。但當前大陸跨國公司雖規模龐大,但卻缺少拿得出手的優勢。
專家表示,近年來大陸大企業發展一路高歌猛進,但不少是靠資源紅利、人口紅利或政策紅利驅動,或通過兼併重組、擴大產能造「大船」。看起來塊頭不小,實則弱不禁風,一旦市場環境發生些許變化,盈利能力就每況愈下,市場適應能力明顯不足。
|
2014年500大中國大陸企業,中石化連續10年問鼎。(網路圖片) |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