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內容由今周刊官網提供
許先生的母親因為急性敗血症,被送到台北市中心一家醫學中心急診室。
高齡七十五歲的老媽媽發高燒、肚子絞痛,到最後意識不清無法問診,
醫師認定許媽媽必須最優先處理,,而且也應該趕緊入院。
但是,危急的許媽媽卻仍然在三天後,才得以住進內科加護病房。
根據健保署網站統計,在急診轉住院案件數中、等待住院超過48小時。
原因一:大醫院的迷思,不管輕重症都來報到
台灣每千人有6.9張病床,雖比不上日本、韓國、德國,但遠高於OECD國家。
「病床數絕對夠,還滿出來!」林口長庚醫院急診部主任陳日昌說,全國四百家醫院,造成急診等床問題約十五家,而醫學中心病房則多被重症者使用,
因為重症者住院較久,病床周轉率低,造成供需失衡。
陳日昌認為,病人集中到醫學中心,是信任度問題,也就是迷信大醫院,不管輕、重症都往大醫院擠。
原因二:地區醫院萎縮,中小型醫院生存不易,病房閒置嚴重
同一種病,醫學中心的醫師診療費、藥師費的健保給付較高;同樣做電腦斷層掃描,地區醫院獲得的給付低。但地方性醫院本來就要用更高的薪水才能找到醫師,結果因給付低,賺錢更困難,造成病人流失、病房閒置情況。
原因三:醫院也挑病人,怕虧錢、惹醫療糾紛
「急診無法轉去樓上病房的病人,很多是因為會虧錢,或治不好了。」不少醫學中心急診醫師坦承。
醫院挑病人已是常態。其一是經濟因素,一位醫師透露,部分醫院分配病房會看科別的績效利潤,利潤較高是醫材,
因此會使用到醫材的心導管手術或骨科病患,就容易住到院。也有醫界大老指出,醫院會拉長住院時間,有時是因病人快好了,健保支出較少,病人又好照顧。
原因四:健保俗擱大碗,台灣住院相對便宜
台灣民眾住院時間比歐美國家長,因歐美住院費用昂貴,美國病人出院後,再派護理師去居家照護,比住院便宜許多。
但台灣情況相反,每日住院頂多自付數千元,病人把醫院當作照護的機構。大家願意住院,甚至寧願待在急診室候床,
是因為在醫院可以得到照顧,回家以後可能無法獲得較好的照顧。
(全文連結)
延伸閱讀》
消失的醫生:六六%鄉鎮沒有急診室醫生
人人稱羨的醫生,每周平均工時123小時
從「活菩薩」,變成人人喊打的「殺人犯」
你要住院,都得靠關係
護理師保護病患隱私,挨鄉代兩巴掌
【臉團】:臉書熱門粉絲團最新動態大集合【蘋論陣線】:最新評論及獨立媒體每日總覽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onlineopinions@appledaily.com.tw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