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2013 - Yahoo奇摩 搜尋結果
2013 - Yahoo奇摩 搜尋結果 
APEC「馬習會」的虛與實(劉世忠)
Sep 25th 2014, 08:36

作者NewTalk 新頭殼 | 新頭殼 – 

新頭殼newtalk2014.09.25 文/劉世忠

馬英九近兩年來屢屢表明有意爭取親自出席「亞太經合會」(APEC)非正式領袖會議,並且與中國領導人會面,去年習近平正式接班後,馬英九更積極醞釀「馬習會」氛圍。今年即使歷經太陽花運動和張顯耀事件仍不死心,近期動員一波波「挺馬」學者於報章雜誌撰文呼籲中國接受APEC「馬習會」,國民黨立委也釋出「馬習會」不一定非要在國際場合的訊息。

接著馬英九22日於德國媒體專訪中,矢言持續推動目前的向中國接近的政策,盼望能在APEC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德國之聲》中文網指出,馬英九強調願意學習當初東、西德處理雙邊關係,最終實現統一的經驗,所以必須先完成兩岸互設辦事處。

馬英九一步步堆砌APEC「馬習會」的鑿痕雖然換來北京一盆冷水澆頭,重申應按照APEC有關諒解備忘錄規定與慣例來處理有關問題,即台灣領導人不能出席APEC領袖會議,改由指派的領袖代表出席。

唯究竟馬英九真正想推動的是「虛」的APEC「馬習會」、抑或是非國際場合「實」的「馬習會」?而為了要見習近平一面,馬英九要付出什麼代價?這些才是值得嚴肅檢視的重點。

爭取台灣民選總統出席APEC領袖會議彰顯台灣的代表性,理當屬於跨黨派支持的外交目標,馬英九這種先創造條件來說服北京或是國際接受的思維也並非新招,從李登輝到陳水扁都曾嚐試未果。

APEC創設於1989年,1993年在美國西雅圖舉辦時,柯林頓開創非正式領袖會議先例,也就是所謂的「西雅圖模式」,之後的慣例就是台灣總統不能出席,改由領袖代表出席。李登輝為了尋求親自出席的外交突破,提出南向政策的誘因,希望能換得出席1994年印尼茂物與1996年菲律賓馬尼拉APEC機會。1995年在日本大阪的APEC,李登輝也運作日本人脈皆未成功。李登輝的領袖代表分別由當時的經建會主委蕭萬長、江丙坤與總統府資政辜振甫出席。

2000年政黨輪替,陳水扁派出央行總裁彭懷南。2001年10月APEC在上海舉行前,阿扁嘗試爭取親自出席遭拒,備胎人選國民黨的前副總統李元簇也被打回票,中國方面更以極盡羞辱方式的一紙傳真傳來邀請函。阿扁決定缺席不派領袖代表,這也是唯一一次台灣缺席APEC非正式領袖會議。

當時阿扁自持的籌碼是他首任初期向北京傳達的善意,包括四不一沒有、未來一中與統合論等。阿扁明顯誤判兩岸情勢與北京對其信任感,隨後三年派出李遠哲。阿扁連任後曾於2005年嚐試推動王金平參加也遭北京拒絕,最後只能派出林信義、張忠謀、施振榮等企業家,無法再提高層級。

馬英九對出席APEC項莊舞劍早就有跡可尋。2008年首次當選即透過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處長包道格放出APEC「馬胡(錦濤)會」風向球,但首任並無積極動作,始終由前副總統連戰代表出席,最多就是2011年時一度嚐試讓現任副總統蕭萬長出席,作為未來馬英九出席的試金石,但北京仍未點頭。

當時胡錦濤卸任在即,兩岸關係發展符合北京期待,無須創造APEC「馬胡會」增添變數。何況此例一開,若民進黨蔡英文隨後當選援引慣例,將增添中國麻煩。2012年馬英九連任後的海參威APEC前,北京不滿馬英九提出「一國兩區」,總統府根本不抱希望。

但從2013年開始,馬英九開始加大動作操作兩岸領導人於印尼峇里島APEC會面,馬英九多次表達親自出席與習近平見面意願,項莊舞劍其實是2014年在北京舉行的APEC。該年5月為了轉移國內施政無能焦點,創造APEC「馬習會」的「條件」。

馬英九先派遣吳伯雄會見習近平,接受「一個中國框架」,繼而於回函習近平恭賀其連任國民黨主席的信件中表明「1992年兩岸達成各自以口頭聲明方式表達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揚棄「一中各表」,急於在年底前完成兩岸服貿協議與互設辦事處等議程向北京示好,以及規劃「較連戰位階更高、與總統更接近的人選」出席今年APEC。在在證明馬英九試圖操作「馬習會」來創造他在兩岸關係上的歷史定位。

2014年年初,國安會高曾人事改組,馬英九找回金浦聰接任國安會祕書長,「馬習會」成為重要兩岸議程。明的是爭取馬英九親自出席北京APEC,暗的是開創非APEC國際場合的「馬習會」機會。殊料今年春天的太陽花運動與後續的張顯耀事件打亂「馬習會」的一池春水。

儘管北京絕對不會接受「兩國」領導人出現同一國際場合,但馬仍未死心,「虛」的繼續打北京APEC「馬習會」牌,「實」則暗自沙盤推演各種非國際場合「馬習會」的可能性,並透過兩岸學者不時放出建議的風聲。

有鑒於服貿、貨貿等法案短期內通過機會低,馬英九加碼透過德國媒體專訪援引兩德模式,再次釋出「終極統一」的期待,更似是而非的詭辯多數台灣民意支持「一個中國原則」。馬英九以「馬習會」轉移執政無能歷史地位的企圖已昭然若揭,代價是台灣的國家利益與主權獨立。

如果習近平堅決反對APEC「馬習會」,那是否會接受非國際場合的「馬習會」?這中間存在幾項變數。

其中之一是台灣年底地方選舉結果,若民進黨表現未如預期好,選後馬英九仍能保有國民黨主席位置與影響力,繼續推動符合統一目標的兩岸領導人某種協議,習近平未嘗不會接受;諸如「馬習會」於新加坡等第三國或是香港、金門等第三地的傳聞早已甚囂塵上。

北京看的是馬英九剩餘任期有無能力做出更多讓步,並化成具體文件或框架。如此一來,即使2016年民進黨重新執政也必須大費周章才能推翻馬、習達成或簽署的協議。

台灣人民真的有辦法制約馬英九如此的個人企圖?除了選票,我們需要更加而有力的公民力量來監督與抵制。

作者:劉世忠(現為新台灣國策智庫執行長)

(圖:中央社)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bv6d9vomp1hu 的頭像
    nbv6d9vomp1hu

    線上遊戲排行榜2013/2014,進擊的巨人線上看,candy crush saga外掛,正妹寫真三圍

    nbv6d9vomp1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