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藝文新聞 - 頭條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最新藝文頭條新聞。尋找最新新聞報導,包括藝文頭條新聞、相關分析與意見、照片等。 
縫紉機上的線頭--專訪「野孩子劇團」姚尚德
Jan 9th 2015, 13:50

作者: 文/徐嘉君 攝影/李昌元 | 張老師月刊 – 

前言:「野孩子劇團」的姚尚德,赤身的表演,於情感也於肢體的解放,以無聲的力道,展演內心各種糾結的關係。這兩年父母相繼過世,讓他重新詮釋「家」的意義。病床前,母親最後的兩句話,所有糾結的情感、過往的風雨,也都雨過天晴了。

臺北南端的樹林區,普遍是不規則的街弄,如迷宮般的巷子,東迴西繞後能有找到出口的驚喜。日常的水源街、鄰里的和善,傍晚五點固定駛入的「燒肉粽」,數十年來相同的叫賣聲,記憶裡的脈絡清楚可見,這裡是姚尚德的家。

默劇出走的野孩子,姚尚德選擇以「沉默」代替語言,用最簡潔而乾淨的肢體,拉出人與人之間的連結線。「我爸爸是軍人,媽媽則是典型的臺灣婦女,他們通常不會把對小孩的愛表現出來,而年紀最相近的姐姐還大我九歲。以前在家,我通常是不講話的。」初中以後就幾乎住校的姚尚德,一直到法國學戲劇表演,很長一段時間與家的關係是疏遠的;喜歡藝術、熱愛戲劇,和家中其他人的「體質」都不同:「我的工作是戲劇表演,這是家人不接受的。剛回國的時候,工作有一餐沒一餐,時常是入不敷出,媽媽對我的生活很不滿意,爭執也就不斷產生。」

不同世代的價值觀,對生活想像的差異,一邊是擔憂焦慮的媽媽,一邊是踏尋自我的小孩,「2006年回國以後,這將近十年的時間,我母親對我都只有嘆息,她不認同我,我也不可能為了她而忽視內心真正的聲音,我們的對話就像是兩條平行線,而且還是會吵架的平行線。」

病床上,媽媽最後的一句話

不斷錯過對彼此理解的機會,直到2012年姚尚德的母親罹患大腸癌,「我記得她要離開前的最後一個禮拜,那個時候我受邀TEDx Taipei的演講,想要跟母親分享這個喜悅,告訴她我這次說得不錯,也得到很多人的鼓勵。在她的病床前想要叫她,可是開不了口,感覺和她的距離好遠,好像這三十多年來都沒有好好和她說話。」

太多的話因為誤解,多年來阻塞在胸口堆積成祕密,祕密是蟲子,吃盡了對彼此的熟悉,「終於有一件事情想要跟她分享,可是就是說不出口。我勉強自己,也跟自己一直打氣,不斷深呼吸,才總算把話講完。」

曾經尖銳的媽媽,如今躺在病床上,嬌小孱弱,這一次沒有衝突,沒有劍拔弩張,只有一面真心的笑容:「媽媽很虛弱,笑著說了兩句『很好、很好』。這麼簡單的話,從她的口中說出,傳到耳邊,彷彿我所做的一切,在這一刻都得到了認同。所有糾結的情緒、無解的難題,甚至包括恨,突然間就消失了。」

帶著微笑的兩句話,趕在永遠的分離之前,將還沒學會怎麼表達的愛,濃縮在這樣家常的對話上,是母親給孩子無盡的祝福和肯定。姚尚德說,以為這會是一輩子的死結,卻在最後,煙消雲散:「情緒這個東西,它可以糾結十幾年,也可以在短短的幾秒裡,化為烏有。我才知道情緒是假的,是我們想像出來的,轉個頭,這些都會過去。現在我不太會和人生氣,也是經過這一層的理解,是媽媽留給我很好的禮物。」

這兩年,父母相繼過世,姐姐和哥哥也因為結婚,早已搬離樹林的老家。承載一家六口回憶的老宅,如今只有姚尚德一個人住在這裡。「我是最後一個在家裡的人,少了大家的『家』,如果我不管它,它一定慢慢崩解,可是我真的不捨得把它丟掉。現在我在家裡刻意地走動,像是對『家』重新進行關係的摸索。」當大家都離開後,姚尚德才察覺「家」對自己的意義。或者說,當父母都不在了以後,也才有勇氣,思索擦身而過的愛與諒解。曾經在家中的聲音缺席,現在的他,以自己的姿態,以「無聲」的力量回應生命的課題。

一條思念媽媽的線

記憶是絕對無法不著痕跡的,從前看似那樣不起眼的角落,如今都成為寫實主義勾動心思的情節。「小時候媽媽給我最大的印象,就是她常坐在縫紉機前面縫縫補補,她過世以後,有一次我就坐在縫紉機前,空氣中還留有縫紉機機油的味道,仔細看,零件上還纏著一絲剩餘的線頭。」

姚尚德回想起小時候,節省的媽媽總會將衣褲破掉的地方縫上補布,曾經抱怨「為什麼不能買新的」的小孩,將這條媽媽留的線,擴大成默劇演出時的靈感,「我看見人跟人之間布滿了線,所以我在表演的時候,會做出『從對方身上拉線頭』的動作,和對方產生互動,其實這也是媽媽給我的意義。」透過藝術表演,姚尚德所能感受到的「線」,不只存在人與人之間,還有人與土地、人與自然。他說很神奇的是,有時候手一揮,風就真的來了。當風來的時候,或許帶給他靈感的媽媽,也就隨著風,輕身細語地來到身邊。

生命總會給出意義

廚房裡不知道放了多久的菜脯;頂樓曬衣間,親手栽種的金桔樹(自從母親不在了以後,也就無法結出飽美的金桔了);雜貨店時期,用來拉飲料箱的鐵撬,雜貨店收攤了以後,媽媽便將它掛在靠近床邊的牆上,以防小偷入侵時的自衛武器……,還看得見的痕跡,如視珍寶,姚尚德想像媽媽生前在家中的動線,每天重複的家務事、踩踏樓梯的腳步聲,透過一層層的探索,沉澱意義,「媽媽過世後,姐姐回來幫忙整理家裡,他們預備丟掉很多舊東西,我搶回了以前開雜貨店用來做饅頭的蒸籠、幾件媽媽的衣服……,這些東西能讓我覺得我是靠近她的。」

生命不可承受之重量,在裡面的人,讀取生命所給的意義,「某些結,它需要時間,需要歷經不同階段的領悟才能解開,或許這是我生命的時機點,站在這個時機點上,我才被打開。」我們都無法事先寫定命運的走向,而「家」之所以為「家」,在於它承載了這些珍貴的痕跡,我們複寫著這些痕跡往下走,姚尚德說,更重要的是要獲得新的意義:「我不想讓這間房子到最後只是哭哭啼啼的地方,現在我已經有新的能量,走進下一個階段。」

我們都無需和生命激烈地過招,只要平和地讀取它的意義就可以了,這是姚尚德面對自己的勇氣,而這棟位於樹林區水源街,看似一如往常的「家」,也因為他重新的探索,獲得不同的養分。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bv6d9vomp1hu 的頭像
    nbv6d9vomp1hu

    線上遊戲排行榜2013/2014,進擊的巨人線上看,candy crush saga外掛,正妹寫真三圍

    nbv6d9vomp1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