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文
部落格全站分類:休閒旅遊
自由時報 –
〔自由時報記者陳怡靜/台北報導〕除了美食與旅行,還有什麼方式能讓外國人看見台灣?二十二歲女生黃靖懿與嚴芷婕耗時一年完成畢業製作《職人誌》,以古早報紙搭配手繪插圖,細膩呈現台灣五十二位工藝師傅故事,不但雙奪設計獎,還獲出版社相中,新書推出二週就再刷。
翻開《職人誌》,好像進入時光隧道,仿古早報紙排版與仿鉛字印刷,搭配手繪插圖與方塊小廣告,讓人嗅得到承載故事的報紙油墨氣味。五十二期週報細細記錄著剪紙大師李煥章、春仔花專家陳惠美等故事,工作場景與職人精神躍然紙上,讓人驚豔。
黃靖懿與嚴芷婕今年剛從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畢業,她們整整一年埋頭記錄神像銀帽、花窗、獅頭、香包等台灣工藝。今年五月,一舉獲得新一代設計獎金獎、台南創意新人獎首獎。
「一開始就想用一份小報,讓職人精神被看見。」兩人左思右想,決定跳脫一般形式,嘗試以古早報紙呈現,「一年有五十二週,剛好一週介紹一職人,以人物專訪說故事,讓讀者能詳細瞭解該項工藝與精髓。」她們北中南東尋訪職人,從羞澀啟齒到得以侃侃而談。
高齡八十七歲、曾獲國家薪傳獎的剪紙大師李煥章讓她們印象深刻,只見李煥章手腳俐落地拿起剪刀跟紙,幾秒鐘就能剪出作品,讓兩人嘆為觀止。
實際踏上台灣鄉鎮土地,更讓她們感受職人堅持。嚴芷婕笑稱自己是「台北俗」,從沒搭過這麼多次火車與客運,不但發現台灣原來這麼美,更從拍攝鏡頭中獲得正面能量,「許多老師談到不斷探索的技藝世界,眼神就強烈散發著光彩」。
黃靖懿笑說,看著師傅們數十年努力守護專業,真的相當感動,「職人,是對專業技術從業者的尊稱。他們花了一輩子時間傳承傳統工藝,即使大環境不再,依然堅持不懈,這種精神,值得尊稱『職人』。」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線上遊戲排行榜2013/2014,進擊的巨人線上看,candy crush saga外掛,正妹寫真三圍
nbv6d9vomp1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