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商業周刊 - 專欄部落格文章
先進觀念 輕鬆掌握 
阿河之死
Dec 29th 2014, 05:50, by 風傳媒主筆室

含著眼淚,躺在路中等待「道路救援」的阿河,引起社會關注,但上午已然安息。(圖片取自台灣動物社會研究臉書)

3天前,一隻河馬從貨車上摔到馬路,斷腿斷牙、無助的倒在路上流淚。這幕景象引起社會關注,照片在網路上瘋傳,甚至不少國外媒體都報導此一「奇聞」。今天傳來這隻河馬阿河,已然死去。

在這個看似單純一件奇特、甚至讓人哭笑不得的新聞背後,其實還有更多該想想的事。

阿河是台中天馬生態園區所有,因為天馬牧場歲修,把阿河載送到苗栗中途,阿河「跳車」才讓外界注意到此事。阿河被當成一般「貨品」,隨便用台貨車載送,摔下車後可憐的躺在馬路上等待「道路救援」數小時,送到魚塭又因鐵鍊斷再摔一次;進到魚塭又被看熱鬧的民眾騷擾,算算是3天內被「3次傷害」,際遇悲慘,就算不死也去了半條命。

阿河來自的天馬生態園區,雖然名為「生態園區」,但與一般人認知的「生態園區」迴異,天馬牧場經營的其實是以動物為號召的「遊樂區」;它讓遊客近距離觀賞、甚至撫摸、餵食這些動物。

例如每隔一個小時就上演「河馬餵食秀」,遊客都可親自餵食;在你分神再回神之後,可能發現一隻駝鳥站在身邊索食;草地上大象龜漫步,小孩子拚命要爬上龜殼坐「烏龜車」,簡陋的圍欄內慵懶的躺著一隻鱷魚;工作人員可能「親切」的問你要不要抱一下刺蝟、大蟒蛇。

撇開保育、動物權等思維不談,這裡動物不僅能近距離看,還可撫摸、餵食,倒真是一個特殊賣點。但現在的社會、法令、制度顯然不該允許這種情況持續。到底裡面有多少瀕危、保育類動物?是否都經過合法管道進口?即使「以上皆是」,這個「生態園區」飼養與對待動物的方式,可以被接受嗎?

甚至當我們把焦點回到「人」─即遊客身上時,還是難以除去心中的不安。河馬體型龐大,表面溫和實則易暴怒而危險;駝鳥可愛但絕非無害,那兩隻大腳不僅是健步用而已,也是攻擊利器,其一踢的力量連非洲獅子都必須避其鋒。

天馬讓遊客與動物如此近距離又親密的接觸,可以被接受嗎?其中又到底潛藏多少風險?一位幾年前去過天馬的學者形容此地「真的是荒謬又詭異,本質上就是搞笑片場景的地方」、「瘋狂與無哩頭」、「整個情境讓我似乎回到小時候那種一切因陋就簡、隨遇而安、帝力於我何哉的狀態」。

先進國家不僅重人權,也重視「動物權」,這是一種對生命的尊重;最極端者當然是反對任何圈養野生動物(包括動物園在內),但即使不那麼極端者,對圈養與動物園中動物的飼養環境與被對待方式,也高度重視,政府皆是有法令制度加以規範。

台灣在許多時候,仍只是「把動物當動物」,甚至當成沒有生命的物品,因此可以隨意對待、任意棄養;興之所至,買回貓狗或野生動物當寵物,覺得麻煩、玩膩了,就隨手丟棄,完全忘了這也是一個生命。因此,各地方政府的收容所中總是貓狗滿戴為患,甚至不乏一些不知來自何方的特殊動物。

「河馬摔馬路」事件,不僅是政府對這種圈養野生動物營利者、野生動物的進口與飼養規範,在法令與執行面上該檢討,民眾在看到阿河無助立路中、臉上掛著「那一行清淚」的萌樣時,也該想想台灣社會對待動物的態度是該有改變的。

※本文獲「風傳媒」授權轉載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bv6d9vomp1hu 的頭像
    nbv6d9vomp1hu

    線上遊戲排行榜2013/2014,進擊的巨人線上看,candy crush saga外掛,正妹寫真三圍

    nbv6d9vomp1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