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陳怡均】
■愛爾蘭與美英的密切連結,為該國帶來逆勢復甦的動能,與疲弱不振的歐元區形成對比,今年愛爾蘭經濟成長可望為歐洲大陸之冠。
■Ireland bucks the trend in euro zone's stalled recovery.
愛爾蘭2010年爆發債務危機,被列為歐豬五國(PIIGS)之一,迫使愛爾蘭同年年底接受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IMF)的紓困。
愛爾蘭透過削減支出、政府出售資產、加稅等多項財政緊縮措施,迅速走出低谷,在去年底告別紓困,成為第1個脫離國際援助的歐豬成員。
近期公布的多項經濟數據,更可證明該國正在復甦軌道,包括失業率已連降8季,今年1到7月汽車銷售高於2013全年水準,出口亦持續反彈。愛爾蘭8月製造業活動指數呈現1999年以來最高,顯示製造業擴張強勁。
外界預期,今年愛爾蘭經濟成長超過3%,增幅可望為歐洲大陸之冠。
愛爾蘭建築材料集團Kingspan執行長莫塔(Gene Murtagh)表示,「我們有信心成長力將持續,可能會延續數年。我們所說的不是重返過去瘋狂的水平,而是逐漸回到所謂正常水準。」
另1家建築材料業者Grafton表示,該公司上半年愛爾蘭的銷售額躍升15%,獲利近乎倍增。另外,愛爾蘭兩大銀行亦轉虧為盈,為5年來同期首見盈餘。
愛爾蘭7月零售額年增達8.6%,寫下今年1月以來最高增幅。7月都柏林以外的住宅房價較去年同期大漲4.9%,增幅為7年來之最,今年5到7月觀光客較去年同期大增11.1%。
政府稅收 顯著增長
愛爾蘭政府稅收也有顯著的增長。2014年前7個月收入成長6.4%,所得稅收入成長7.6%,加值稅成長7.2%,消費稅揚升5.6%。薪資相關社會保險稅(PRSI)收入躍升8.4%。
愛爾蘭的復甦與法國、德國、義大利等其他歐元區國家的蕭條,形成強烈對比。
愛爾蘭今年第1季就業人數年增3.3%,失業率已降至11.5%,遠低於2012年2月的15.1%高點。愛爾蘭的綜合PMI指數在近幾個月平均接近60,反觀歐元區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在7月僅53.8,8月再降至52.2,德國8月綜合PMI降至近10個月低點,反觀英國則達58.8。
與歐元區國家大相逕庭的還包括愛爾蘭的出口表現。不過原因在於愛爾蘭與非歐元區國家之間的密切商業連結。
北美占愛爾蘭商品出口的22%,英國占14%。在服務出口的部分,美國約占近10%,英國占20%。
英鎊強 愛爾蘭出口受惠
英國的經濟表現為愛爾蘭復甦的推手之一。愛爾蘭50%的製造業工作與英國經濟有直接關聯,2014年英國經濟預料擴張3%,英鎊兌歐元走強,也令愛爾蘭出口商受惠。
經濟學家預料愛爾蘭仍有成長空間,愛爾蘭國內生產毛額(GDP)仍較衰退前的高峰低5%,失業率仍在11.5%高水位,意味著經濟仍有許多閒置產能。隨著政策為土地供給帶來鬆綁,建築業活動料將急速擴增。
不過愛爾蘭是出口為導向的經濟體,容易受到外部衝擊,使其前景仍具風險。FBD執行長蘭福特表示,由於愛爾蘭的經濟相當開放,一旦歐洲經濟衰退,愛爾蘭可能會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