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T客邦
T客邦 - 全站文章 
Facebook讓朋友間輸入「$」就可以匯款轉帳,會成為詐騙好幫手嗎?
Mar 18th 2015, 04:00, by Wendy

2643f5eefb58b1ffb1787d73cb7b7fff 朋友幫你買演唱會的票,想要你先付錢給他,但是你們兩個很難見面,ATM轉帳又很麻煩,這時候該怎麼辦呢?在中國已經可以用WeChat付款,現在Facebook也推出朋友間付款服務,直接從你的帳戶扣款給朋友,勢必會比PayPal、Snapcash更方便。

Facebook的Messenger App又再進化了,這次推出在App聊天視窗內就可以直接轉錢給對方,完全不需要跳出Messenger到其他App,只要點選「$」的符號、輸入金額,你的朋友就會收到款項,這項服務(Payment)只限於Facebook好友之間傳送,而iOS及Android版本均有。

▲ 在語音訊息的旁邊就會看到「$」的符號

這項服務只限有VISA或MasterCard的借記卡(Debit Card)帳戶,而且要是美國的銀行帳戶,和Messenger連線之後就可以從你的卡片扣款,不用手續費,扣除的金額會在幾天後匯入對方的戶頭裡,Facebook不會收到任何款項,而雙方都會收到交易的記錄通知。

▲ 綁定你的Debit Card,也可以設定安全密碼、開啟TouchID

至於許多消費者擔心的安全性問題,畢竟Facebook算是流量大的交易網站,易成為駭客攻擊的對象,帳戶遭駭的新聞也層出不窮,不過Facebook表示Payment服務所使用的伺服器是和Facebook主網站分開,所有訊息都經過加密,安全性十分可靠,Facebook也有專門小組監控交易。

如果使用者還是擔心安全性問題,可以另外設定交易密碼,每次交易之前都需要輸入密碼,或是結合Apple的TouchID,來確認交易。如果Facebook發現有可疑交易,也會跳出安全性問題,防止帳戶被盜。

Payment聽起來很酷,但Facebook其實是有和美國第三支付大商PayPal合作,現在Facebook推出Payment服務,是否要挑戰PayPal的地位?抑或是不願再和PayPal合作?

▲ 在Facebook可以進行廣告裡的購買

Facebook產品經理Steve Davis表示他們並沒有要終止合作計畫,Facebook也沒有要自己發展第三方支付服務,推出Payment只是想讓使用者更方便,而且這項服務不收費,Facebook也無須靠這項服務為生。畢竟光去年第四季,廣告就為Facebook帶來近35億的收益,Payment不是搖錢樹,只是讓使用者多停留在Messenger的工具。PayPal也表示會繼續和Facebook合作,雖然Payment服務的確和PayPal提供的服務類似。

▲ 在Payment裡可以看到交易記錄

目前Payment服務只限美國使用者,Facebook表示因為金錢交易需要嚴格把關,所以他們希望先把美國做好,再推展到其他國家,所以非美國地區用戶需要再等等,但在此之前臺灣可能會先使用到LINE Pay的服務,大家可以先熟悉後再兩相比較。

不過,如果這項服務要進到亞洲,亞洲地區利用臉書、Line的詐騙事件這麼多,動不動就會在即時通上面收到「幫我一個忙」的訊息,這種支付功能會不會有漏洞,成為詐騙集團的好幫手,恐怕是他們先要考慮的問題。

資料來源:Facebook NewsroomTechCrunch

Facebook

馬上按讚 加入T客邦 3C 科技

標籤:手機, iPhone Apps, Android Apps, 新聞, facebook payment

更多3C新消息,快來加入T客邦粉絲團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bv6d9vomp1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