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梳理今(2015)年李克強記者會的『風格』,繞不開的兩個關鍵字:『擺數據』和『講故事』。面對尖銳提問,他不是空泛說理,而是直接引用數據回應;在闡述重大問題時,他很少宏大敘事,經常用細節和故事說話。
根據新京報報導,典型一幕是,在回應外媒記者關於『大陸是否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經濟體』時,李克強給出一組數字:即便按照國際權威統計,大陸也只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如果按照人均GDP計算,大陸排世界80位以後。
接著他就講了兩個普通人的平凡故事:春節前,他去大陸西部農村考察,連走兩戶人家。一家母子二人,住在四面透風的破瓦房裡,兒子40多歲了,因為窮還沒有娶上媳婦。再到另一家,好不容易出了一個大學生,但是妹妹為了給哥哥賺學費,春節都沒有回家。
『我看了確實很心痛,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李克強繼而說,按照世界銀行標準,大陸還有2億貧困人口,是實實在在的發展中國家。
一位現場記者感慨,總理的回答有理有據,又有情有義,『有數據,有故事,其他的不用多說,大家就都能明白』。這是李克強就任總理以來的第三次記者會。許多人都注意到,他在闡述重大問題時越來越喜歡用數字和故事來說話。
今年有記者問,創業是個人的事情,是市場行為,政府為什麼要為這事如此操心呢?,他從30多年前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激發出億萬農民積極性的歷史講起,強調『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際上是一場改革,這也是歷史的啟示』。在回答網購是否會衝擊實體店的問題時,他又談起自己在實體店時考察的經歷,『我問他們有沒有擔心?實體店的老闆給我看,他也開了網店,而且把自己實體店的狀況拍成影片上網,他說這對購物者來說更有真實感,更有競爭力』。
『他講的這些故事舉重若輕,既好理解又有說服力。』有網友評價道,『而且總理不愛說官話的特點特別接地氣,老百姓喜歡。』當然記者會上,李克強視不同問題,也會不時展示果敢一面,而這與他擅長運用數據說話的專業風格密不可分。
在論證大陸不會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時,他精確指出:『地方政府性債務70%以上是投資性的,是有收益的。』在談下一步簡政放權的工作安排時,他也給出實在數字:『國家部門授權地方政府審批的事項還有1200多項,今年要砍掉200多項。』
關鍵字: 花生網 記者會 擺數據 講故事 經濟體 GDP 舉重若輕 大陸 李克強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